【中国 LomoHome 红人】瑞士籍摄影师 Monty 的十三年中国梦

5

这是一位异乡人在北京的追梦故事,始於十三年前。来自充满艺术细胞的家庭,瑞典人 Montague Fendt 自小被画作和世界各国风光包围,十三岁时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胶片相机,自始踏上胶片摄影这条没有尽头的旅程。大学时期爱上汉学,学习中国文化,甚至只身前来北京学习摄影与中文。他为何没有回去环境清幽的瑞士,宁愿选择定居尘土纷飞的中国发展事业?让 Monty 为我们娓娓道来他在中国追梦的点滴。

Credits: montagu

专访人物的自白

大家好,我叫 Monty,出生於 1983 年的瑞士。我成长於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家庭,家人热爱画画,经常带我一起出国旅行和参观着名的博物馆。虽然我没绘画天份,却因 13 岁那年,母亲给我一台 Canon AE-1 胶片相机而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还记得我经常使用这台相机来拍摄朋友们踩滑板的情景。那时我只把摄影当作兴趣,用以记录世界的影像和凝住我独有的记忆。一段时间後,当我渐渐爱上动态摄影丶修毕苏黎世大学的电影历史专业和汉学副修时,在 2003 年我决定前往中国北京当一年的交换生。从原来生活环境恬静的瑞士搬到生活节奏急速的北京後,在各方面也受到不少冲击与启发,最後选择停留於此至今,事业发展亦从北京开始萌芽。现在我是一名导演,主要拍摄广告丶纪录片与独立电影。

Credits: montagu

目前最喜欢的胶片相机

Ricoh GR21。外观时尚丶21mm 的广角镜头,加上快速精准的自动对焦和良好的测光技术,让人爱不释手。这相机很适合用於街头拍摄和报导摄影,因它细小轻便,不容易被拍摄者发现,让你随时摄下精彩的画面。

Photo via Camerapedia

对胶片摄影的一份坚持

柔和光影丶影像颗粒质感丶小瑕疵⋯⋯都是胶片从一而终的独有特色。我倾向为每个场景只拍摄一张照片,遇到有感觉的画面,摄下,一张已足够。在照片中的每个小缺陷彷佛为每个画面添上独特的效果,成为独一无二的风景。我经常迷失於数码摄影的世界中,一天拍下来五十张照片,最後删掉四十九张;可是在胶片世界里,我只拍摄三张,而通常每张都是让我感到珍而重之的照片。

Credits: montagu

因电影而与中国结缘

数年的大学生涯学习,让我渐渐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甚至萌生前往中国生活的念头。修读电影学让我接触到来自中国丶香港丶日本和韩国等亚洲电影的相关资讯,十分欣赏如王家卫丶陈凯歌丶北野武(Takeshi Kitano)等才华洋溢的导演。後来我以汉学为副修,除了因自己对中国丶语言学和电影的兴趣,还有当时我的母亲也认为中国在未来世界舞台上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於是我带着好奇心,於 2003 年只身前往北京的中国电影学院当一年交换生。

Credits: montagu

初抵京城的迷惘日子

关於对北京的第一印象,那些画面已经变得模糊了,惟仍没忘记初抵京城的情景。那天天空挂上一层厚重的灰纱丶街道车水马龙丶道路挤逼得水泄不通⋯⋯这和瑞士的生活差天共地。然後我也发现原来一年以来的中文学习还是无法让我跟开车师傅和大学职员沟通,有好一段日子我过着没有朋友丶不知道去哪丶吃啥丶做啥的迷惘生活,甚至一度质疑自己前来中国的决定。

Credits: montagu

努力克服学习中文的困难

学习中文真的是挺困难的一件事,还记得当初我拿到一本全中文的电影教科书时,阅读至第六页我仍然无法理解一句完整句子。後来经过持之不懈的努力,现在听写说也不成问题了。我总认为来到异地却不好好学习当地语言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你无法融入当地社群,难以深入了解当地人文风情。

Credits: montagu

偶然的机会化成人生转捩点

机会总在转角处,等待我们自行发掘或把握。抵达北京三个月後,一位制作人找我合作,他需要一些会两至三种流利语言的助理导演,拍摄一部中国丶澳洲和德国合资的电影,名为《黄石的孩子》。当时兴奋的我立即抓紧机会,并花了五个月时间与制作团队进行拍摄工作,走遍新疆丶甘肃丶横店到上海。自此以後,我习惯也爱上中国的生活,决定留在此地好好发展事业,直至现在。

Credits: montagu

最喜爱的中国城市

让我最深刻难忘的城市一定是西藏,不只是拉萨,而是整个西藏的大自然丶农村景色丶藏民日常⋯⋯所散发的浓厚藏传佛教气息让人犹如置身於异国般。此外,中国的西北地区如新疆也令人眷恋於其戈壁沙漠的自然风光;云南的高山雪峰丶少数民族丶美味食物丶文化古迹丶还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种种环境与人文特色也是我爱上此地的原因,日後退休时,我甚至可能移居到令人向往的大理或丽江生活;还有四川成都,四川人特别友善好客,生活休闲,我喜欢流连於当地乾净有序的街道。说到北京,对我而言是个又爱又恨的城市,你可在这里遇上最好与最坏的人和事丶严重的空气污染丶不同程度的审查和贪污腐败⋯⋯北京还同时有着辉煌与落泊的历史,每个人埋藏着不同立场的故事。我们很难只凭单方面去透彻认识这座城市,可以肯定的是,北京与我成长的地方有着大相径庭的生活文化,却同时令我急速成长,为我带来源源不绝的启发与思考。

Credits: montagu

未来的创作之路

即使过往我为不同品牌拍摄多个广告,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故事类型是人类的黑暗面,那些有关小众文化丶犯罪丶性爱丶毒品等题材,都是与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其黑暗面,社会亦然,不应忽略。然而在中国要拍摄类似的故事很困难,没有人会愿意投资,我也可能因此而让自己置身险境。《1984》是我最喜爱的书本之一,几年前重看一遍,赫然发现书中许多情节不禁令我想起在北京的生活片段⋯⋯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政府如何全面控制民众的生活日常。即使我萌生拍摄一部中国版本《1984》的念头,在中国的创作环境下障碍重重,必须三思而行。

Credits: montagu

延伸阅读:
Newcomer of the Week: Montague Fendt (@montagu) written by LOMOGRAPHY


非常感谢 Monty 与我们分享他对在中国追梦的故事。欢迎浏览他的 Lomo Home个人网站 欣赏更多作品!

Credits: montagu

เขียนโดย christy226 เมื่อ 2017-01-13 ในหมวด

5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1. montagu
    montagu ·

    多谢:)@ christy226

  2. marvinbriyoung
    marvinbriyoung ·

    所以,中文版的1984后来怎么了呢,还仅仅是一个想法么?

  3. kelvin_wx
    kelvin_wx ·

    @tinn 这哥们拍中国拍的真棒。。。快来围观~

  4. tinn
    tinn ·

    @kelvin_wx 多次围观……

  5. aqeria
    aqeria ·

    真實開鎖王....

บทความที่น่าสนใจอื่นๆ